党建联建,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与莱职共同开展!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新路径,近日,文物与艺术系党支部与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党支部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联建活动。
活动以“深耕文化遗产保护 共探专业发展之路”为主题,通过“座谈+讲堂+实训”的立体模式,让“党建红”照亮文物保护传承路,让专业学习“冒热气”、“接地气”。

“要把党支部建在文保产业链上,让党员骨干成为专业发展排头兵!” 会上,两支部明确聚焦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 “零距离” 对接。后续,双方将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企业党员导师驻校授课、教师党员带领学生赴企业参与真实文保项目等形式,推动党建成果切实转化为育人实效。

随后的“匠心·筑梦”名师讲堂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的两位业务骨干为文物与艺术系师生带来了两场“干货满满”的专题分享。
山东省技术能手孔祥伟老师以《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案例解析——以泰安市博物馆馆藏明万历龙凤纹四兽足铁香炉为例》为题,将他丰富的实战经验娓娓道来。他从病害分析、修复材料选择到具体的操作工艺,层层剖析,将一个复杂的修复案例变得清晰易懂,让同学们仿佛亲临修复现场,感受到文物修复工作者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

文物与艺术系优秀毕业生曹敬杰,作为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优秀青年骨干,以《浅谈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为题,分享了他在石质文物保护方面的独到见解。他从风化机理谈到清洗加固,从传统工艺讲到现代科技应用,内容深入浅出,极大拓展了师生们在石质文物保护领域的视野。同时,他还以“大师哥”的亲身经历,引导学弟学妹如何在真实项目里打磨专业本领,让在场学生倍感亲切、备受鼓舞。
同学们纷纷表示,两位导师的分享,不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们用亲身经历诠释了共产党员坚守中华文脉、传承技艺匠心的责任与担当。

“这里的粘接角度再调整一下,要贴合文物原本的纹路!”在陶瓷修复实训室内,孔祥伟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另一边,曹敬杰老师在青铜修复实训室里,针对学弟学妹提出的“青铜器除锈后如何防锈”问题,现场演示了封护处理的全过程。没有枯燥的理论灌输,只有“一对一”的实操指导,两位导师用“接地气”的教学方式,把行业前沿技术带进了校园。
“课堂上学习的‘文物修复步骤’虽然也很清晰,但总觉还是缺少什么,今天跟着老师实操,才明白每个环节的关键所在。”学生郭佳宜一边记录修复要点一边说。不少同学表示,企业导师的指导“干货足、实用性强”,不仅解决了课堂学习中的困惑,更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真正打通了课堂知识和行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党建联建活动,既是双方以党建引领推动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专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下一步,双方将继续以党建为纽带,持续拓展党建联建的广度与深度,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文物保护技能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转自: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